今天不怎么忙了,在網上瀏覽一些感興趣的內容,看到網上到處是憲政的爭論,非常欣慰??磥?,我們的新一屆領導開始考慮真正的改革了,但是最終是不是現在改革,估計還要看爭論的情況。
以前的領導倡導不爭論,估計認為沒有到改革的最佳時機。那當時是否到了改革的最佳時機?我們小老百姓不清楚,畢竟沒有領導了解的信息多,沒有領導考慮的角度廣,也沒有領導把握總體的能力強。
制定了憲法就要遵守,這是基本的誠信,而遵守憲法就是憲政。大家也都知道我們的憲法并沒有得到落實,可是當年為什么沒有得到落實呢?為什么現在才要考慮落實呢?當年的政治家認為:時機未到。政治家的胸懷與我們小老百姓不同,政治家是要從社會進步和發展的角度考慮問題的,他們為了發展犧牲誠信、公平、正義是在所難免的,而我們小老百姓就較真眼前的問題,呵呵,這也是小老百姓當不了政治家的原因。
什么是資本主義?那是個政治術語??墒菑慕洕l展的角度看,資本是會計學與經濟學術語,投入了一定量的資本,才能帶動企業的發展,沒有資本就沒有發展的基礎。因此,從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角度來說,當年的領導人認為,不要談姓社姓資的問題,經濟是基礎,經濟發展了,國家才能強大。80年代后,要讓中國的經濟快速發展,必須進行充分的競爭,因為人性的弱點,國有制存在很多弊端,解決不了這個問題。那就必須引入私有制,而靠私有制的競爭帶動經濟發展,就必須做大私有制企業,做大私有制企業就必須有資本的原始積累,也就是要讓“一部分人先富起來”。如果當時社會充滿了公平競爭、公平正義,那這個原始積累就難完成,因為智力和能力強的人很多,財富很難積累在極少數人手里,而會形成大量的中產階級,完不成資本的原始積累。當年的西方資本原始積累是充滿了罪惡的,可是中國不可能再走那條路了,也不可能靠國家干預來完成,那最好的方法就是:利用叢林規則,即在競爭規則不健全的情況下,進行弱肉強食的競爭,完成這個被現在經濟學家稱為“罪惡”的資本原始積累。
積累到了今天,我們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了。我們通過資本積累發展經濟的目的達到了,老百姓的生活普遍提高了??墒?,卻犧牲了太多的東西。因為利益集團的阻礙,我們積累的時間太長了,才導致了社會犧牲的東西太多了。我們早應該考慮建立公平規則、約束公權力的制度,建立讓老百姓有安全感、有尊嚴的活著的制度了。追求讓老百姓幸福才是執政者的目標,而不僅僅是讓老百姓有錢。老百姓們迫切的渴望這些??墒抢婕瘓F仍然要阻礙,一些因長期被洗腦導致的懷念過去的落后思想者也要阻礙。
作為新的領導,變革的風險有多大?不知道。
那就爭論吧,爭一爭,看一看。
所以,有了現在的憲政之爭。